上海

虽然没去过很多城市,但我发现,除了纬度气候和地形不一样,它们是如此相似。在我的想象中,城市的历史会刻在它们的城楼上,就像年轮也会刻在我们脸上一样。然而当城墙被推掉,资本统治一切的时候,记忆就变得如此脆弱尴尬。人会死,建筑和方言会被抹去,只剩下资本的土壤上疯狂生长的钢筋。就像Memento里面只有两分钟记忆的主角一样,其实自己不断在死去,一旦停止提醒自己是谁,就真的不复存在了。所以只好反复扮演那个自己应该成为的角色,假装他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天津的公园在努力模仿殖民时期租界小洋楼,重庆的洪崖洞生造出一个山腰上的老山城,北京更不用说,连我们宿舍楼最近都涂成天朝王都的鲜红。 小明说,来上海玩吧。我说,好吧。 于是去蹭吃蹭喝。 还去钱柜唱歌。 还去西塘小游。 还看了梅梅同学。 梅梅请我从中午吃到晚上。 梅梅长乖了我长胖了。 想去蹭牛奶人,没蹭到。 想去吃戴光和唧唧罗,没吃到。 回北京,熟悉的公交车、熟悉的地铁、不熟悉的公交车。 我把梅雨带去了上海,又把暴雨带回了北京。 不过这是后话。 城市是母体,而我们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谢小盟

One Flight to Beijing

告别了西安古城,一行人飞回北京上空。北京是平的,夜景或许也只有飞机上能看得比较全。重庆之夜感觉比北京繁华,可能就是因为山城坡坎形成了华丽的夜景;而西安的夜晚也远比北京充实,大概是因为满城满街丰盛的美食。暴饮暴食的我吃得陶醉了,几杯稠酒(又名醪糟水)都可以上脸。本来就莫须有的酒量看来在西安收敛到了零。 起飞过程结束了,我开始考虑要不要上厕所。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说马上就到北京了,卫生间停止使用。小时候我们那里的小孩,看到飞机就会诵道:飞机!飞到北京!其实飞到北京是种没有过程的体验,感觉麻木空虚,只听见引擎轰鸣,然后突然眼前灯红酒绿。

重庆:少侠PD的萍踪侠影

PD是一个传奇。今天是他的专辑。 他是BYR论坛摄影版神秘的创始者,一直以来,他像一颗巨星照耀着我们,呵护着我们。如今巨星虽然离去,星光却依然璀璨,他扎根在西部,奉献在重庆,为了中国的通信事业而奋斗不息。谁在重庆用移动的信号不好,请找P总!P总给你解决!

重庆:呆小孩特辑

继续整理回重庆拍的图。前几天回去的时候正好暑假,小孩子漫山遍野都是,正好抓来充当model。舒服是舒服,不过小孩好像大多都很害怕镜头,经常都是面对枪口一样的神情,有的还会倒退两步,脸上写着Why do you do this to me。我就默念:交流,交流,儿童摄影缺乏交流,我要去逗他们,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