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数学楼的时候,数学系是从辅仁校区搬过来的,"位于护国寺街的称为北师大北校的校址,1952—1955年数学系曾在这里上课[1]。"
看那时的一张张年轻的脸,潇洒的边分。还有一直站到现在的,北校校门上的狮子们。
"1956年数学楼刚建成时1955级学生陈方权与林方域留影,这是数学楼最早的一张照片。[1]"
五十年代即使只是大学生,看上去都有那年代数学家的典型气质。
"1958 年青年助教沃绮廷、傅若男、徐绥、王燕白在数学楼前。[1]"
啊,五十年代她们是不是也负责收作业改作业讲习题课还有监考的时候放点水?
"1959年秋漂亮的数学楼。[1]"
看那年代黑白风景照典型的科教片式的明朗细腻的光泽。
"1959年秋数学楼北边的麦子熟了。大跃进的年代数学楼的周围是一片庄稼地。[1]"
这张照片是否与某张新闻图片似曾相识?
1980年的数学楼,教七,电子楼。
再过两年su27就会出生了。
再过二十年就把他送到这个地方。
2002百年校庆之前的数学楼,前面是情侣的圣地,现在主楼的地方是与情人路相连的林荫。
当然,我们来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主楼的工地,前面是京师广场,逢年过节还会喷水。
原来我们也毕业了。
************
************
************
注[1]:引自陈方权老师与马京然老师的《数学楼》。前6张图片亦引自此。